excel表格floor函数的基础语法和用法详解
在excel表格数学类别函数中,有一个家族函数可执行数值的舍入,即round函数家族,如round、roundup、rounddown,它们分别执行数值的四舍五入、向上舍入和向下舍入。
在向下舍入场景中,我们在工作中有一个常见的需求场景,即按照指定的基数,来向下舍入到该基数最接近的倍数。
用一个案例来描述,比如很多工厂计算计时工资,以0.5作为基数,不足0.5小时不计时,超过0.5但不足1小时则计时0.5。
这里作者也根据这个需求,来进行一个数据表的计算。
如下图所示,已知工时和工价,现在要计算当日工资,其要求是不足0.5小时不计算,超过0.5不足1小时按0.5小时计算。
如果不按照这个要求,我们可以直接输入公式为:=B3:B13*C3
它是按照实际工时来计算当日工资,结果会出现不同尾数的小数位。
工厂为了避免计算得到小数位,以及减少支出小部分工时的工资,会利用floor函数,来设定指定的基数,向下舍入到该基数最接近的倍数值。
我们来看下图语法,它的表达式为:=floor(数值,基数)
floor函数包含两个参数,第1参数是数值,第2参数是特定基数,它也是一个数值。
按照语法表达,我们可以输入floor函数公式,则为:=FLOOR(B3:B13,0.5)
它会按照设定的基数,来向下返回最接近的基数倍数值,比如10.2,向下舍入为0.5的最接近倍数,就是10,所以结果返回为10.
通过floor函数公式,我们就能获取可执行财务核算的工时,与实际工时对比,它会等于或小于实际工时。
最后我们再乘以工价,就得到向下舍入后的当日工资,完整公式如下:
=FLOOR(B3:B13,0.5)*C3
最后注意一点,不要被floor函数的定义迷惑,我们可以简单理解它的作用就是找到最接近倍数的较小值,我们要以floor函数的第2参数作为基准。比如的第1参数为9,第2参数为2,向下舍入2的倍数,最接近9的较小值是8,所以返回结果为8.
当第1参数为10,第2参数基数为2,由于10就是2的倍数,则返回结果仍为10.
从这两个例子,我们可以总结floor函数的用法,它的特点是返回指定基数的最接近倍数,这与round家族函数完全不同;它的要点则在于对基数倍数的理解,通过对基数倍数的计算,选择其中与第1参数值最接近的较小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