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Deep Work》和《Ultralearning》读后感

《Deep Work》 和《Ultralearning》分别是Cal Newport 和Scott Young的两本书,其实内容中谈及了一些相似的想法和经验,合在一起写一下。

《Deep Work》的作者Cal Newport毕业于两所常青藤大学达特茅斯学院(本科)和麻省理工学院(硕士,博士),现在是乔治城大学的教授,多本畅销书作者,同时在Youtube上经营着一个很棒的播客。在我眼里他最厉害的点在于学术造诣也很高:专业是计算机,连续多年发表了同行评阅的文章多篇,H-index=30。这个指标相当高了,属于可以仰望的学者了。

让我惊叹的是他的生产力,能够在出书、学术职业生涯、教学、播客、家庭中找到平衡,真的是厉害。

而Scott H Young 是一个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自由职业者,上过TED,出版过畅销书,同时还经营者读者很多的博客,是一个喜欢“学习新事物”的年轻人。

我关注他们很久了,这两本原版的书我也都读过,为什么今天写这篇文章?是因为最近践行了 Cal的《The time-block Planner》以及看了他最近的播客有感。

在《高效能认识的7个习惯》当中,对现代职业中的很多进行了重定义,在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之后,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职业都变成了“知识工作者”,每个人都要利用好手头的信息帮助工作,都要像一个公司老总一样分配时间,安排事务的优先级,投入资源(时间、精力)推进进展。

那么这个过程中为什么有的人效率很高有的相对较慢呢,其实Cal提出了挺有见地以及值得深思的问题——提高Deep Work能够帮助知识工作者提高生产力和效率。 减少干扰和注意力的转移。

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但是同样是一个日益更新的问题。原因在于现在人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变化,同时引发注意力转移的东西也在变化,如果不被提醒,容易失守防线。

Deep work的核心是避免注意力的转变,要求后台(背景中)不能有通讯软件的干扰。可以在工作计划中留足交流沟通的时间,但是不要让它保持在后台,这样会损害注意力减少效率。这一点很重要。

Deep Work摘录

  • Shallow work 的机会很多,但是Deep work 的机会很少。
  • 一旦有,要珍惜,并且学会调整好状态,减少自己进入Deep work状态的时间。
  • 有很多获得deep work时间的方法:切记一定要拒绝Network的诱惑
  • 记者式的方法:Newport 常用, 只要有deep work的时间涌现出来,迅速调整到状态

一些提高注意力完成作品的例子:

  • Bimode 每天设定特别的时间,免打扰,关闭手机通知、所有东西设置成为无网络,避免自己受到上网的诱惑,从而促使自己进入Deep Work。由此能够快速塑造神经元联系,将学习时间提高创造性。
  • 另外的时间可以设计成能够接受打扰,以此来区分劳逸结合。
  • JK·罗琳为了完成哈利波特最后一步,租住了几个街区附近的一处酒店(1000$/天),来提高专注力。而不是在Home office里竭力集中精力去写。最后一部需要了结和理清前六部的关系,并且让粉丝们满意,因此是一部需要大量精力的书籍。
  • 专门利用飞行时间来进行博客写作。
  • 走路的时候进行productive meditation,集中一个问题进行思考
  • 设置工作时候的不上网时间和上网时间。


Ultralearning摘录:

培养专注力和效率

  1. 减少分心(工作时断开网络)
  2. 制造高效率系统(合理安排时间)
  3. 逐渐训练专注力

主动性学习

  1. 所谓的最好是学了就能用上的,即练而学
  2. Practice

更快更深入,更准确的反馈循环

  1. 每道题后都进行feed back

限制你的材料——不要购买或者拥有太多的材料。

效率和专注

减少分心,断开因特网、手机和电视

设计高效的系统

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

可以是创造练习的机会。尽量压缩被动学习的时间。只有你不明白的时候再回头看书或者笔记。

尽快提供反馈

寻找快、准确和深层次的反馈

分次学习和复习(review)

过度学习




相关文章

零基础人员如何入门AI?这是一份给你的学习路径指南

当下AI已然成了风口,不论是否是互联网人,都在学习AI。那如果是没有任何基础的普通人,面对AI如何入门呢?作者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学习路径,跟着这个路径学习,基本可以解决你不会用的问题。AI已成趋势,这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