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Excel2019自学教程」2.8 函数5-Column函数(返回列号值)
COLUMN函数用于返回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首列的列号,返回值为一个或一组正整数。它只有一个参数,就是求列号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。当参数缺省时,返回公式所在单元格的列号。如果参数为一个单元格区域,那么返回这个区域所有列的列号。
看这个例子,建立一行序列号,在删除其中的一个数字时,序列号能自动更新,保持连续性。在这里输入公式:等于COLUMN函数,然后直接反括号,不带参数,再回车确定。因为COLUMN函数里面没有参数,会返回公式所在单元格的列号。
单元格在A列,是整个工作表的第一列,所以返回1,然后向右填充公式。每一个单元格的COLUMN函数都返回所在单元格的列号,这样就返回了一组序列数。如果把其中一个单元格删除,选择右侧单元格向左移,确定。会发现删除一个单元格以后,数字还是连续的。这是因为每个单元格里,公式返回的都是所在的列号,而工作表的列号不会因为删除了一个单元格而消失,所以可以保持连续性。
看这边的练习,用COLUMN函数建立一个由初三1班开始,一直到初三7班的连续标题。在这里输入:等于。先输入文本"初三",然后用文本连接符连接COLUMN函数,参数引用A1单元格。这里不一定要引用A1,反正是工作表的第一列上的任意单元格都行,例如A1、A2、A3等都可以。
因为引用的是A列的单元格,所以COLUMN函数返回1,然后用文本连接符连接文本:"班",再回车确定。这样就显示为"初三1班",再向右填充,就可以得到初三1班到初三7班了。
再看下一个例子,这个例子是给出姓名,查询各个月份的销售额。公式里用VLOOKUP函数来进行查询。VLOOKUP函数的讲解,可以到这个函数的视频里面看,这里就不多说,现在主要讲这里的第三参数。参数是2,VLOOKUP函数返回第二列的结果,也就是1月份的销售额。但因为还要向右填充公式,求2月和3月的销售额。
·如果直接向右填充,因为第三参数的2不会随着填充变化,所以求出来的都是1月份的销售额。这时可以把第三参数用COLUMN函数返回,输入COLUMN函数参数引用B1单元格。同样的,不一定是B1,反正是B列的单元格就行。
·再会车确定,因为公式里COLUMN函数引用的B1单元格,返回的是2,VLOOKUP函数返回第二列的结果。然后向右填充公式,随着公式的填充,B1变为C1和D1,VLOOKUP函数返回的也变成3和4,返回2月和3月的结果。
这章就讲到这里,再见。